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解码羽毛球技战术科研新范式 体育科学学院举办“空间效用与双子协同”专题学术讲座
日期: 2025-04-22 信息来源: 体育科学学院 编辑:钱昶臻  核稿:席莉  终审: 胡石清 点击数:

为拓展学生科研视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4月9日下午,体育科学学院在锦绣校区博约楼504教室举办“行知学堂”第8期学术报告会。袁玉鹏副教授作题为《空间效用与双子协同:羽毛球女单技战术动态博弈与奥运训练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及教师代表50余人参会。

袁玉鹏副教授以世界羽坛竞争格局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中国女子羽毛球单打项目的现实挑战。通过2024年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双王对决”(王祉怡VS王冼莹)的实战案例,现场展示《基于球体三维轨迹的技战术信息采集系统》软件在动态数据采集、三维空间建模中的应用。“量化分析不仅需要捕捉运动员的位移轨迹,更要解构攻防转换中的决策逻辑”,他结合热力图揭示了“空间效用最大化”在羽毛球技战术分析中的运用。

讲座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创新应用。袁玉鹏展示了《基于球体三维轨迹的技战术信息采集系统》软件捕捉运动员动作细节,采集技术数据,利用空间效用理论生成个性化战术建议;通过本次比赛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 “双子理论”模型,制定洛杉矶奥运会周期性训练方案。在互动环节,师生就“动态数据误差校正”“多模态数据融合”等技术瓶颈展开深度探讨,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姚毅同学感慨:“这场讲座颠覆了我对传统训练模式的认知,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跨学科研究范本。”

本次讲座凸显了体育科学学院“数字赋能运动训练”的改革成效。袁玉鹏特别致谢成都体育学院沈乐君教授团队提供的软件和数据支持,以及本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蒋峰岭副教授提供的技术支持。

本次讲座是体育科学学院深化“数字赋能运动训练”、“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交叉创新,为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注入新动能。(体育科学学院)

友情链接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版权所有@合肥师范学院 皖备案号05003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