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赛会点燃校园体育新活力 体育俱乐部改革成效显著
日期: 2025-05-08 信息来源: 体育科学学院 编辑:钱昶臻  核稿:席莉  终审: 胡石清 点击数:

春潮涌动,激情飞扬。4月24日至26日,以“校庆七十载、自强展风采,运动正当时、卓越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在锦绣校区田径场圆满落幕。本届运动会共吸引师生运动员2500人次、裁判员128名、志愿者50余名及教学汇报演员1236人参与。尤为瞩目的是,学生甲组在男子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00米栏、三级跳远、铅球、标枪和女子400米等13个项目中刷新校运动会纪录,不仅彰显了合师学子卓越的竞技实力,更成为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成效的生动注脚。

集群爆发,竞技成绩多点开花

本届运动会学生甲组共15人次打破校史纪录,呈现“全面突破、多点开花”的喜人态势。研究生徐永基两度刷新男子100米纪录,并与文学院任文杰先后改写男子200米纪录;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子恒包揽男子400米、800米双项冠军并破校纪录;经济与管理学院戴建东在男子1500米、3000米项目中双双打破纪录;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徐琦、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何俊威、研究生邓扬源分获男子400米栏、三级跳远、铅球项目新纪录;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高君宝、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李兴亮、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金睿熙则在男子标枪、女子400米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

“科学训练让我突破了极限!”男子400米栏纪录保持者、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徐琦赛后感慨。他提到的“健身素质拓展俱乐部”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自2021年起,学院全面推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练、赛、测”一体化课程体系,成立大球类、操舞类等19个专项俱乐部,并实施“一周一赛”“多层多赛”常态化竞赛机制,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训练方案。

体教融合,体质与技能双提升

“俱乐部制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的单一性,实现了‘能力核心、体教结合’的育人新模式。”体育科学学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改革通过“阳光体育季”等品牌活动,将体育融入“第二课堂”,以课内外联动、学训赛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数据显示,2024年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达2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总及格率略有提升,连续两年达到并大幅超过了省委综合考核指标要求。非体育专业学生在省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公体组体育舞蹈首夺省运会冠军,武术项目斩获1银2铜;羽毛球项目首次跻身省大学生羽毛球赛八强,实现多项“零的突破”。

五育并举,打造健康育人新标杆

体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大批次破纪录的背后,是学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体教融合创新的成果转化。未来将持续优化体育设施,拓展俱乐部项目类别,推动体育与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深度融合,构建特色鲜明的体育育人体系。此次运动会不仅是青春风采的展示舞台,更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缩影。以体育俱乐部改革为引擎,学院正朝着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体育科学学院 教务处)

友情链接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版权所有@合肥师范学院 皖备案号05003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