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运动康复专业介绍
日期: 2024-03-20 信息来源: 体育科学学院 编辑:钱昶臻  核稿:席莉  终审: 赵波 点击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掌握现代运动康复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以及各级运动康复机构,从事肌肉骨骼康复、身体运动功能康复及运动防护等工作的,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的康复师。

主要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疾病概要、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肌动学、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学、贴扎术、理疗学、推拿学、功能性动作评估与纠正性训练

就业方向:

各级医疗机构康复部门、运动康复中心、运动训练基地、职业运动俱乐部、体育科研机构等,从事肌肉骨骼伤病诊疗与康复、身体运动功能康复、运动防护及健身指导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专业特色:

运动康复专业是体育学和医学相融合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本校运动康复专业于2016年获批,201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生,为各级康复机构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近年来,紧跟行业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办学指导思想,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教科研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主要特色和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稳步提升。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所有教师均为“双能型”教师。师资队伍具备医师资格、康复治疗师、运动防护师、营养师、体能训练师等资质证书,是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近五年,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横向项目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经费近200万元。

(2)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完善。构建“三个平台、六大模块”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定位,以强基础、重技能、促发展为原则,合理设计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制订了以合格课程为基础,示范课和一流课程为重点的课程建设规划。本专业目前已有省级教学示范课、线下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校级质量工程项目5项。

教学成果证明

(3)实验(教育平台不断夯实。本专业建设有安徽省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分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数字体育与生物力学实验室、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实验室、体能训练与评估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评估实验室、低氧健身技术与低氧习服评估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配备了三维动作捕捉与分析系统、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装置、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干涉波疼痛治疗仪、爆发力训练与测试系统、多功能离心测试训练平台等近1000万的教学科研设备;同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医院(省立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常州市体育医院、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合肥产投励源运动康复中心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验(践)教育,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培养运动康复领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条件

(4)重视人才培养质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就业创业率较高,社会认可满意度较好。本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友情链接

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锦绣校区)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滨湖校区)合肥市金寨路327号(三孝口校区)

版权所有@合肥师范学院 皖备案号05003732号